2008年3月2日 星期日

皂化反應介紹

皂化反應(Saponification)是鹼(通常為強鹼)催化下的酯被水解,而生產出醇和羧酸鹽,尤指油脂的水解。
「狹義」的講,皂化反應僅限於油脂與氫氧化鈉或氫氧化鉀混合,得到高級脂肪酸的鈉/鉀鹽和甘油的反應。這個反應是製造肥皂流程中的一步,因此而得名。它的化學反應機制於1823年被法國科學家Eugène Chevreul發現。


<以上取自維基百科>


簡單的說:「皂化反應」就是

  • 油脂+氫氧化鈉-> 脂肪酸鈉 + 甘油(丙三醇)




  • 油脂在氫氧化鈉或氫氧化鉀等鹼性水溶液中加熱水解,可產生脂肪酸鈉或脂肪酸鉀鹽(就是肥皂)和甘油。此製造肥皂的反應稱為皂化反應。

油脂介紹

  • 油脂是動、植物組織的重要成分,為一分子甘油與三分子脂肪酸結合而成,因此又稱為「三酸甘油酯」(或甘油之三脂肪酸酯類),所以油脂是一種酯類。油脂中的脂肪酸通常不具支鏈,碳數約為12-20。將動、植物油脂水解,即得甘油及脂肪酸:








油脂的熔點通常取決於脂肪酸的種類。一般而言

  • 由碳數較多的飽和脂肪酸所形成的油脂,在常溫下多為固體,如牛油及豬油等,故稱為脂肪(fats)。
  • 而由碳數少的飽和脂肪酸(如椰子油)或含雙鍵的不飽和脂肪酸(如花生油)所形成的油脂,在常溫下多為液體,故稱為油(oils)。

R基可能不同,但生成的R-COONa都可以做肥皂。常見的R-有:

  • C17H33-:8-十七碳烯基。R-COOH為油酸。生成的肥皂為硬脂酸鈉 (十八個碳)
  • C15H31-:正十五烷基。R-COOH為軟脂酸。生成的肥皂為軟脂酸鈉(或稱棕櫚酸鈉,有十六個碳)
  • C17H35-:正十七烷基。R-COOH為硬脂酸。生成的肥皂為硬脂酸鈉 (十八個碳)
  • 油酸是單不飽和脂肪酸(雙鍵),由油水解得;軟、硬脂酸都是飽和脂肪酸(單鍵),由脂肪水解得。

甘油介紹:

  • 學名:丙三醇
  • 英文名稱:Glycerin
  • 俗稱:甘油
  • 化學式:C3H8O3
  • 外觀:無色透明
  • 酸鹼性:中性
  • 常溫狀態:黏稠液體
  • 溶解性:溶於水、溶於乙醇 、溶於食鹽水

沒有留言: